EAP 案例:啟動共識,讓主管成為EAP的最佳推手

2025 Jul 4

一、【案例現場】大型企業推動EAP的挑戰與契機

在大型企業機構中推動任何一項新服務,尤其是涉及到員工心理健康與支持的EAP(員工協助方案),往往需要縝密的規劃與策略。一家知名大型企業,深知員工福祉對於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,決定全面導入EAP服務。然而,EAP服務的成功與否,不僅取決於其專業性與服務內容,更關鍵的是企業內部的「接納度」與「支持度」——特別是來自高階主管層級的理解與配合。


EAP小組在正式進駐並提供服務之前,便意識到這是一項「軟性」但卻需要「硬核」策略的推廣任務。他們深知,各區分區經理作為企業在各地的決策者與團隊領導者,其對EAP的態度與認知,將直接影響EAP在各分區的推廣成效。如果高階主管對EAP抱持觀望、甚至疑慮的態度,那麼EAP服務很可能在基層員工中難以推開,最終事倍功半。


在前期訪談中,EAP小組發現了部分主管對EAP的擔憂與誤解:

  • 「投訴管道」的疑慮:

部分主管擔心EAP的諮商輔導機制會變成員工對部門或主管的「投訴管道」,甚至被有心人士利用來製造內部矛盾,這將對部門管理帶來不確定性。

  • 「領導評價」的擔憂:

另一些主管則擔心,如果自己部門內有太多員工接受EAP服務,會被總公司解讀為「領導能力不足」或「部門管理不善」的訊號,進而影響個人的職涯發展與領導評價。

這些擔憂是真實且可以理解的,反映了主管們在績效壓力與人際管理中的考量。因此,EAP小組判斷,在全面推廣EAP服務之前,舉辦一場「高階主管共識營」是至關重要的「起手式」,其戰略意義不亞於任何一場重要的業務會議。


二、【EAP專業解說】共識營—— EAP服務的戰略基石

為了有效化解高階主管們的疑慮,並將他們從「潛在阻力」轉化為「關鍵助力」,EAP小組精心設計了一場高階主管共識營。

這場共識營的核心目標是:清晰傳達EAP的本質與價值,建立信任,並將主管們納入EAP服務的合作夥伴體系。


EAP團隊在共識營中,採取的專業策略與具體內容如下:

1. 釐清EAP定位與功能

  • 專業服務,而非投訴熱線:

EAP小組首先強調,EAP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、壓力管理、法律諮詢、財務規劃等協助,旨在幫助員工解決個人困擾,恢復工作狀態。它是一個獨立、保密且專業的服務管道,絕非企業內部糾紛的「投訴管道」。EAP顧問將嚴守職業倫理,不介入部門管理,不作為員工對主管或部門的「告狀」平台。

  • 主動預防,而非被動補救:

強調EAP不僅是處理已發生的問題,更是透過壓力評估、講座推廣等方式,提早識別潛在風險,預防問題惡化,從而降低企業的人力風險成本。


2. 化解主管擔憂,建立互信機制

  • 保密原則的再三強調:

EAP小組詳細解釋了EAP的嚴格保密原則,明確指出任何員工接受EAP服務的資訊,未經員工本人同意,絕不會向企業內部(包括高階主管)透露。這消除了主管對於「被監控」或「影響領導評價」的擔憂。

  • 「助人者」的角色定位:

重新定義主管在EAP中的角色——不是「主力」,而是「助力」。EAP並非要取代主管解決員工問題,而是作為主管的「專業後援」,協助主管處理超出其專業範疇的員工困境。EAP鼓勵主管在發現員工有需求時,能主動引導員工尋求EAP協助,而非主管個人承擔所有壓力。

  • 個案分析與成功案例分享:

EAP小組分享了其他企業透過EAP有效解決員工困境,提升部門績效的真實案例(經匿名化處理)。這些具體的案例,讓主管們看到EAP的實際效益,而非抽象的概念。例如,透過EAP協助員工解決家庭壓力,反而讓員工在職場表現更穩定;透過EAP的專業介入,避免了某些員工問題的惡化,從而減少了主管的管理負擔。


3. 建立協作模式,賦能主管

  • 雙向溝通平台:

共識營不僅是EAP單向宣導,更是一個開放的雙向溝通平台。EAP小組鼓勵主管們提出疑問,分享擔憂,並針對主管們提出的具體情境進行討論,提供EAP的協作建議。

  • 資源共享與轉介機制:

EAP小組向主管們詳細介紹了EAP的服務範疇、轉介流程,以及主管在必要時如何與EAP進行「有限度」的合作(例如,在員工同意的前提下,提供宏觀的改善建議給主管,但絕不涉及個案細節)。

  • 主管領導力提升:

將EAP與主管的領導力發展相結合。強調了解EAP、善用EAP,是現代領導者關懷員工、提升團隊凝聚力的一種新興領導智慧。這能讓主管意識到,引導員工尋求EAP幫助,是一種展現領導關懷和專業判斷的行為,而非示弱。


三、【筆者觀點】主管轉化為EAP成功的關鍵加速器

這場高階主管共識營的成功舉辦,為該大型企業的EAP服務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共識營結束後,高階主管們對EAP的理解明顯加深,原有的疑慮與擔憂也大大降低。

他們從原先的被動觀望,轉變為EAP服務的積極支持者與推動者。


主管們不再擔心EAP會變成投訴管道,反而開始將其視為一個可靠的「外部智囊團」,能夠協助處理部門內複雜的員工心理問題。他們也意識到,鼓勵員工尋求EAP服務,不僅不會影響自己的領導評價,反而能展現出對員工的深層次關懷,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穩定性。


事實證明,這場共識營是進行年度EAP服務的「起手式」,其戰略重要性不可估量。它成功地實現了將主管們從「主力」(獨自承擔所有員工問題)轉變為「助力」(與EAP專業團隊協作,共同支持員工)的關鍵轉變。當主管們成為EAP服務的「在地代言人」與「關鍵加速器」時,EAP服務的觸角就能真正延伸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,為廣大員工提供及時、有效的支持。


這不僅提升了EAP服務的成效,更重要的是,在企業內部營造了一種更具同理心、更支持性的職場文化。當員工知道,即使面臨心理困擾,企業和主管都會有專業的資源來支持他們時,他們的歸屬感、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都將獲得顯著提升。這也再次印證了EAP的深遠價值——它不只是一個員工福利項目,更是企業提升人力資本、實現永續發展的策略性投資。



作者-以樂管顧社工師督導 黃宣融

-專長團體治療、個別諮詢與社區精神復健..等

-曾擔任美商CDS EAP方案負責人


以樂管顧以EAP專業陪伴企業打造幸福職場,讓員工在工作中被理解、被支持、被成就。



【 以員工幸福為樂,以企業永續發展為樂 】

企業相關服務,歡迎聯繫諮詢


作者: service 2025 Sep 24
EAP 案例:當紅疹浮現——EAP如何協助年輕員工聽見內在的聲音
作者: service 2025 Sep 20
一、【來自資深主管的求助訊號:冰山下的暗流】 在我們的EAP服務經驗中,大多數求助電話來自於基層員工,他們的問題多半圍繞在工作壓力、家庭困擾或情感挫折。然而,這次我們接到的轉介,卻顯得格外不同,它來自一位在業界備受推崇的資深主管——約翰(化名)。他的個案,就像是平靜湖面下的暗流,看似風平浪靜,實則暗藏洶湧。 人資部門向我們描述的約翰,與他過往的輝煌形象大相逕庭:他最近的工作表現急遽下滑,頻繁地錯過重要的決策會議,在團隊中顯得孤僻而沉默。過去那個在會議上能言善道、充滿活力的他,如今卻總是愁眉不展,甚至會下意識地迴避同事的眼神。部門總監發現他的異狀後,多次私下關懷,但約翰總是含糊其辭,不願多談,只說自己「最近有點累」。這反常的狀況讓總監意識到,問題可能比想像中更複雜,於是謹慎地將他轉介給我們的EAP服務。 在我們的EAP團隊與約翰進行初次會談後,真相逐漸浮現。約翰所面臨的,並非單純的工作過勞或心理壓力,而是一種更具破壞性、更難以捉摸的「 隱性職場霸凌 」。問題的源頭,來自於團隊中一位表現出色的新進員工小林(化名)。小林擁有強大的業務能力和高度的人際社交技巧,很快就獲得了團隊成員的認可。然而,他並未使用這些能力來正面協助團隊,反而透過更隱晦、更難以察覺的方式,對約翰的領導權威進行挑戰。例如,在約翰不知情的情況下,小林會另外建立一個「非官方」的專案群組,將約翰排除在外,並在其中討論專案細節與決策;或是當約翰在會議上發表意見時,小林會刻意在私下發送訊息給其他成員,用簡短的文字或表情符號來暗示約翰的觀點過時,從而瓦解他的權威。 這種無聲的霸凌,讓約翰感到無助與孤立。他嘗試與小林溝通,但對方總是表現得禮貌且無辜,讓約翰的憤怒無處宣洩。長期的精神折磨,導致他開始失眠、焦慮,面對開會與團隊互動產生巨大的恐懼。他不敢向上級求助,怕被認為是「沒有能力管理好團隊」,這讓他陷入了無盡的孤獨與困境,工作表現也因此一落千丈。 二、【EAP團隊的專業介入與協作:雙軌並行的解決方案】 EAP團隊在確認個案性質後,立即啟動了專業的介入流程。我們將這次的服務定義為一個需要「個人輔導」與「組織協作」雙管齊下的複合式案例。 個人層面的專業支持: 我們首先為約翰提供了專業的諮詢服務。我們的諮詢師沒有像傳統醫療專業一樣直接追問創傷,而是以一位資深顧問的口吻,有條不紊地引導約翰梳理眼前的困境。我們明確指出他所經歷的是一種職場霸凌,這個定義像一盞明燈,讓約翰長久以來的自我懷疑找到了出口,他意識到問題不在於他個人的能力,而在於團隊的動態。接著,我們輔導約翰進行情緒管理,教授他如何透過正念、呼吸練習來應對焦慮,並給予他應對職場霸凌情境的「策略性溝通」技巧,例如如何運用第三方資源(如人資部門),以及如何記錄關鍵事件作為未來佐證。這不僅是專業支持,更是一套實用的「職場生存指南」。 組織層面的協作與建議: 我們的服務不止於個人諮詢。在與約翰取得共識後,我們將相關觀察與建議,以匿名且專業的形式,反饋給公司的人資部門。我們建議人資部門不只針對約翰個人,而是針對其所屬團隊進行更全面的「 組織氣候評估 」。我們協助人資部門設計了具體的匿名問卷,內容涵蓋團隊溝通模式、人際信任度與衝突解決方式等指標,並透過一對一的深度訪談,掌握了團隊人際關係的真實狀況。這些數據與觀察,讓我們得以從根本上理解問題的結構性原因。 三、【EAP服務的實質成效:從化解危機到文化升級】 經過EAP團隊與人資部門的密切協作,這場潛在的職場霸凌危機最終得到了有效的解決,其成效遠超出預期。 個人困境的解除: 約翰在我們的支持下,狀態逐漸好轉。他重新找回了過往的自信,學會了以更成熟、更具策略性的方式應對職場人際問題,並重新恢復了過往的領導風範與工作表現。他的業務成績開始回升,贏回了團隊的尊重。 組織文化的改善: 人資部門根據EAP提供的專業建議,不僅針對霸凌事件中的關鍵員工進行了嚴肅的輔導與警告,更針對整個團隊進行了「衝突管理」與「職場溝通」的專題培訓。公司藉此機會,向全體員工明確傳達了「不容忍職場霸凌」的堅定立場,有效淨化了組織氛圍,並讓員工意識到公司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有著實質的承諾。 預防未來風險: 此案例也讓公司高層意識到,隱性職場霸凌對企業的潛在傷害是巨大的。他們決定將EAP服務更全面地整合到員工關懷與主管培訓計畫中,並將「職場關係管理」納入新進員工的培訓課程,從源頭上預防類似問題再次發生。 四、【EAP:企業文化的「守護者」與「健康體檢師」】 約翰的案例,證明了EAP的價值遠超傳統的員工福利。它不再只是提供專業諮詢的工具,而是企業文化的「 守護者 」與「 健康體檢師 」。 深入核心的診斷能力: 好的EAP服務,能夠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,深入診斷企業內部最棘手的人際關係與組織動態問題。它能看見那些表面和諧,實則暗藏裂痕的文化病灶。 從個人到組織的整合解決方案: EAP的專業,在於它能夠將個別員工的困境,轉化為組織層面的改善契機。它不僅為個人提供專業支持,更能與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協作,共同為組織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,從根本上杜絕問題的再發生。 守護無形資產: 職場霸凌對員工身心健康、士氣與生產力的損害是巨大的。EAP的及時介入,不僅保護了約翰這位資深主管的職業生涯,更保護了企業的組織氛圍與人才資產。它所守護的,是一種健康、有良知的企業文化。 這個案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,EAP的專業與價值,在於它能以一種專業、保密且非批判的方式,在關鍵時刻介入,化解危機,保護企業最珍貴的「人」與「文化」。
作者: service 2025 Aug 29
​在高速運轉的商業世界裡,企業的競爭力已不再僅僅是產品或技術的單純較量,而是一場關於內部協作效率的無聲戰役。然而,許多企業卻正在被一堵無形的「牆」所困擾:部門間的壁壘越來越高,跨部門專案的推進如同「擠牙膏」;會議上各說各話,同一議題的討論彷彿是「平行對話」;員工有想法卻不敢說,好建議只能爛在心裡。 這些看似細微的溝通堵點,正悄悄地拖慢企業的整體運轉效率。有數據顯示,企業因內部溝通不暢導致的效率損失,平均佔年營收的23%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高效溝通的團隊,其專案完成速度比低效團隊快40%。 ​長期以來,人們習慣將溝通問題歸咎於「員工不會說話」,但這只觸及了表面。事實上,這些問題的背後,是更深層次的組織結構、文化與情緒積怨所共同作用的結果。而這正是「員工協助方案(EAP)」能夠大顯身手的地方。EAP不僅僅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,更能從根源上疏通資訊傳遞的脈絡,成為企業的「溝通潤滑劑」,讓協作從「內耗」變為真正的「合力」。 一、企業溝通的三大「堵點」 ​企業溝通問題通常源於三大核心障礙,它們像三座大山,阻礙了資訊的自由流動與真實意見的表達: 「層級壁壘」導致資訊失真 ​在層級分明的企業中,資訊在傳遞過程中極易「面目全非」。領導的初衷經過層層轉達,抵達執行層時可能已完全走樣。某集團公司曾發生過一個烏龍事件:總部要求「優化流程」,但下屬分公司卻理解為「裁員」,引發了員工的普遍恐慌,最終不得不花費數倍的人力成本才得以平息。這種現象的根源,在於「下級不敢問,上級不追問」的溝通慣性。雙方都預設了對方完全理解,導致資訊鏈斷裂,信任關係也隨之受損。 ​「情緒積怨」阻礙協作推進 ​部門間的矛盾,往往源於長期的情緒積壓。如:市場部覺得研發部「不懂用戶」,研發部抱怨市場部「提需求拍腦袋」,這種積怨日積月累,使得部門間的合作變得極其困難。某科技公司就曾因兩個核心部門的長期積怨,導致產品上線延期,錯失了市場旺季,直接損失超過百萬。這並非是能力上的欠缺,而是因為缺乏一個情緒釋放的出口和有效的溝通管道,使得負面情緒不斷發酵,最終阻礙了本應順暢的協作。 「文化慣性」壓制真實聲音 ​在某些企業文化中,「棒打出頭鳥」的隱形規則讓員工選擇沉默。他們害怕說錯話、害怕被質疑,寧願將想法憋在心裡。某製造業企業的一線員工,其實早就發現了生產流程中的一個潛在漏洞,但因為沒有人詢問,他便選擇了不說,最終導致了一場嚴重的安全事故,造成了巨大的損失。當企業文化未能鼓勵員工發聲,最寶貴的洞察與建議便會被埋沒,讓企業暴露在未知的風險之中。 ​二、EAP的「溝通疏通術」 ​EAP解決溝通問題的智慧之處,在於它不單單是傳授溝通技巧,而是建立一套讓資訊能夠順暢流動、情緒能夠合理釋放的系統,從根本上改變了溝通的環境與規則,三層次運用如下: 運用「結構化溝通工具」對齊資訊 ​EAP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,定制化設計「層級溝通範本」。例如,為管理者提供「結論+依據+建議」的匯報模式,為下屬提供「目的+標準+截止時間」的指令模式。透過這些工具,可以大幅提升資訊傳遞的完整性與準確性。某連鎖企業在試點該方案後,中層向總部匯報的資訊完整度提升了70%,基層執行偏差率下降了55%。更重要的是,EAP會訓練管理者「主動傾聽」,鼓勵他們定期與下屬進行「非工作閒聊」,創造一個輕鬆的氛圍,讓員工敢於說出「我沒聽懂」這類真實想法。 ​ 透過「第三方調解」打破隔閡 ​當部門間的矛盾激化,EAP諮詢師會以中立的第三方身份介入。他們不會「和稀泥」,而是引導雙方先「把不滿說透」,再逐步引導「換位思考」。某快消企業的市場部與供應鏈部積怨半年,經由EAP諮詢師的三次調解後,雙方終於開始理解對方的難處:市場部會主動陪同供應鏈部去倉庫看庫存,而供應鏈部也開始參與到市場調研中。這種理解與合作讓相關專案的效率提升了60%。 運用「安全表達機制」鼓勵發聲 ​EAP為員工提供了安全的發聲管道,例如設立「匿名溝通渠道」以收集建議。同時,透過「心理賦能課」幫助員工克服「表達恐懼」。在某企業,一名員工在參加EAP課程後,鼓起勇氣提出的「包裝優化方案」被採納,每年為公司節省了80萬的包裝成本。EAP還會推動企業建立「建議回饋閉環」,即使建議不被採納,也會明確告知員工「為什麼」,讓員工感受到「說出來有用」,從而形成良性循環。 三、「隱性價值」遠超想像 ​當EAP成功打通企業的溝通脈絡,企業所獲得的,遠不止是「少吵架」這麼簡單,更是實實在在的效益提升與文化升級。 ​效率提速 ​溝通順暢意味著決策更快、執行更準。某上市公司在引入EAP溝通方案後,跨部門會議時間縮短40%,決策落地速度提升35%,當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8%。 ​ 風險降低 ​當員工敢於提出問題,資訊能夠及時上傳,企業便能更早地發現潛在的風險與隱患。某能源企業透過EAP渠道收到的一條「安全建議」,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發生的設備事故,間接挽回了數千萬的損失。 文化升級 ​當「有話好好說」成為企業的常態,員工的歸屬感與幸福感會自然增強。數據顯示,溝通順暢的團隊,其員工離職率比溝通低效的團隊低25%,這不僅節省了可觀的招聘與培訓成本,更留住了寶貴的人才。 ​企業的競爭力,核心在於內部的協作效率,而協作的關鍵則在於溝通。 EAP的價值,在於將那些「看不見的溝通堵點」轉化為「看得見的解決方案」,讓每一個部門、每一個員工都能在順暢的資訊流中,將精力聚焦於「做事」本身,而非無謂的「內耗」。 如果您也正被溝通問題所困擾,不妨為您的企業進行一次「溝通體檢」,畢竟,只有把內部理順了,外部的競爭力才能真正強大。 【 以員工幸福為樂,以企業永續發展為樂 】 企業相關服務,歡迎聯繫諮詢
閱讀更多